万马股份率先获得充电领域首张 CCC 认证,引领行业安全升级
5 月 13 日晚,万马股份(002276)旗下子公司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传来重大喜讯,成功斩获充电领域首张 CCC 认证。这一成果不仅是万马新能源 “精工智造” 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其长期专注研发创新的有力见证。
回顾 2024 年 12 月 16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 认证)管理,涵盖社会充电桩与家庭充电桩。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相关认证委托,而到 2026 年 8 月 1 日起,未通过认证的充电设备将禁止销售与使用。
近年来,伴随电动汽车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充电桩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全国充电设施数量已达 1235.2 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 346 万台,家充桩 889.2 万台。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充电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逐渐凸显。相关调查显示,在 270 余起公开曝光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中,超 50% 发生在充电或停止状态,充电设备成为主要安全隐患。
此次充电市场的强制认证,在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设置了数百项严苛检测指标。仅电气安全方面,就涉及材料阻燃、漏电防护等 20 多项关键指标。万马新能源在认证过程中表现卓越,其交流充电桩在绝缘性能、耐压强度等关键数据上优势显著,多项参数刷新行业技术上限。
作为万马股份新能源板块的重要支柱,万马新能源深耕充电领域已超十载,拥有从 7kW 到 960kW 功率的全系列充电桩和充电堆产品线,具备大功率一体式 / 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智能交流充电桩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曾多次荣获 “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 奖项。
2024 年年报显示,万马新能源紧抓新能源重卡市场快速增长机遇,积极布局重卡物流新赛道,报告期内重卡配套充电设备发货量同比增长 437%,成功实现产品破局。同时,大客户开发成效显著,销售发货占比提升,锁定众多长期合作订单。报告期内,充电设备销售发货额持续增长,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38.26%。
万马股份表示,作为业内首批通过新版 CCC 认证的充电桩企业,万马新能源不仅以标杆级技术参数树立行业新标,更筑牢了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防线,开启充电设施品质升级新篇章。未来,万马新能源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用户体验,以更高安全标准、更强兼容性能、更优智能体验推动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 。
新闻二:新疆微淼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乌鲁木齐本地化充电桩制造 “零突破”
5 月 14 日,在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内,新疆微淼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首批 “乌鲁木齐籍” 充电桩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乌鲁木齐本地化充电桩制造成功实现 “零的突破”。该企业自主研发的 120 千瓦直流充电桩即将投入使用,其创新的 “校企合作 + 两小时极速售后” 模式,精准解决了乌鲁木齐老旧小区充电难、维保响应慢等痛点,为乌鲁木齐的 9 万余辆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疆微淼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代江军透露:“目前首批 10 台 120 千瓦直流充电桩已基本完成生产,马上进入调试环节。公司计划在 6 月实现批量生产,届时月产能可达 200 台左右。”
这家成立于 2023 年的企业,虽然 “年轻”,却已在充电桩领域崭露头角,掌握了 7 千瓦交流充电桩、320 千瓦直流充电桩等 5 项核心技术资质,迅速实现从图纸设计到产品落地的跨越。公司总经理黄景山表示:“去年调研发现,乌鲁木齐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9.4 万辆,市场需求极为旺盛。基于此,企业在原有电器设备制造基础上,果断进军充电桩生产领域。” 当下,企业正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计划开发移动式 7 千瓦交流充电桩,全力解决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安装难题;同时,积极研发充电堆设备,实现一个主机带动多个充电枪,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本地化生产不仅带来了充足的产品供应,更提供了高效的售后服务保障。“在乌鲁木齐市区内,我们的技术人员能够在 2 小时内抵达现场处理问题。” 校企合作模式也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应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教研室主任李飞介绍,学校将教学课堂搬到企业生产一线,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 教师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未来,双方还规划共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发中心,不仅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还将面向全行业开展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随着首批本地充电桩的推出,乌鲁木齐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踏上新台阶,为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
新闻三:高德车服发布 “e 站通”“桩点通”,助力构建数字化充电生态
5 月 14 日,在 2025 上海国际充换电及光储充展览会(CPSE)上,高德地图旗下的一站式出行车生活聚合平台 —— 高德车服正式发布 “e 站通”“桩点通” 两项创新产品,旨在为全品类充电桩运营商提供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携手构建覆盖全国的数字化充电生态。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 3140 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 1281.8 万台,车桩比优化至 2.45:1。然而,充电桩分布不均、运营商分散,以及用户与充电资源之间的 “信息差” 等问题依旧突出,“车找桩难” 与 “桩找车难” 的矛盾并存。
高德车服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打破信息壁垒,我们期望联合所有充电桩运营商,共同打造一张数据全面、实时更新的充电地图。基于此目标,我们推出了‘e 站通’和‘桩点通’两款产品,为不同类型的运营商提供定制化数字化运营方案。”
据悉,“e 站通” 是高德地图面向品牌充电桩运营商推出的标准化服务接口产品,助力品牌运营商与高德地图实现直联互通;“桩点通” 则是专为充电桩运营商打造的无平台自建需求的充电站上图解决方案,借助数字化伙伴的数据通道能力,运营商可零门槛接入高德地图。
通过这两款产品,运营商能够将充电桩状态、价格、位置等信息实时同步至高德地图。用户在搜索 “充电站” 时,可一键获取场站规模、设备状态、实时价格及用户评价等全维度信息,实现从找桩、导航到支付的全链路闭环操作。
展会期间,高德地图与华为数字能源达成重要项目合作并签署生态合作协议,华为超充将全量接入高德地图数字化充电生态,成为高德地图首批 “桩点通” 数字化伙伴。华为数字能源将凭借技术支持,助力充电运营商实现高效上图与推广,让优质充电服务触达更广泛区域。同时,华为数字能源携手产业上下游打造的超充联盟生态方案,也将深度参与高德地图充电生态建设,为乘用车与商用车提供高效补能服务,与高德地图共同为新能源车主带来便捷充电体验。
目前,高德车服充电生态已覆盖超 3000 万新能源车主,在线公共站点近 30 万个,公共充电站覆盖率高达 98.5%。已有超 300 家品牌运营商入驻高德地图,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 12 家品牌和运营商平台也成为 “桩点通” 数字化伙伴,共同推动充电生态的全面数字化进程 。
新闻四:襄汾首家充电桩生产项目投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5 月 20 日,襄汾县首家充电桩生产项目在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投产当日,项目建设方中科弘光新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与山西新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绿新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等 20 余家企业成功签订订购协议。
走进项目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生产、组装、调试等工作,现场一片繁忙景象。该公司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研团队以及郑州和动新能源有限公司多年的技术成果,全力打造高效、智能、普惠的充电产品和服务体系。公司自主研发的充电平台采用 SAAS 模式、大规模分布式集群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等,与充电桩物联网设备实现实时双向通信,通过发送远程控制指令、接收设备上报的实时数据,完成对物联网设备的远程控制与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交互功能。
公司董事长赵文斌介绍,项目投产后,预计充电桩年产量可达 1 万台,年产值 2 亿元。这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还将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力度,强化充电桩设备的营销与维护服务。同时,持续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县域及临汾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贡献力量 。